注意!!1. 本文內容以聆聽感想為主,詳細外觀不做介紹

          2. 聽感內容十分主觀,且本人並非專業發燒友,還請多包涵、指教


前言

       其實我過去接觸聲海的機會並沒有很多,而對於聲海音色的印象,個人覺得比起AKG、鐵三角、拜亞、GRADO這類個性普遍較為鮮明的品牌,聲海總體上是偏向平實、中性而溫暖的,而其中老聲海的低頻則普遍為其弱點,但新世代的產品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強。至於今天的主角所屬的momentum系列產品我最先接觸到的是momentum on ear(小耳罩),老實說on ear給我的印象真的沒很好,首先配戴上就稍嫌夾頭、壓耳,長期使用下並不算舒適,而聲音上高音圓潤順耳,中頻則為其亮點所在:溫暖扎實,但低音就中規中矩了,雖沒有明顯的凹陷,但在這個EDM曲風大盛的時代,on ear就顯得無力了,所以總體上on ear並不糟糕,糟糕的是個人覺得他的官方定價超出了他的音質不少,也因此讓我對momentum系列的印象一度不是很好。但因緣際會下與momentum in ear相遇之後,顛覆了我對momentum的印象、對聲海的印象。


唬爛正文開始

訊號源:ONKYO DAC-HA200 

低頻~中低頻:以這個價格帶來說堪稱完美!也是我最受震撼之處(這真的是聲海?@@),整體有力而富彈性,雖沒有其他一些低音砲來得飽滿,但以一般需求來說,低音的量恰到好處,既擁有一定的震撼力,又不因此蒙蓋了其他音域或細節,更不會脫泥帶水,拿來聽輕電音之類的真的十分過癮!真要挑的話就是殘響的延續偏少了些。

中頻:完全繼承了聲海的優良血統,醇厚溫暖又不失細膩,在抒情女聲、吉他獨奏、大中提琴演奏的樂曲中表現尤其出色,使聽者能沉浸在旋律中所要表現的情感裡,具有十足包圍感。

高頻:開始顯得有些單薄,人聲部分彷彿距離較遠,力道、扎實度較不足,但應付一般流行樂曲已經夠用了,在同級中也沒有很大落差,可是如果十分注重純人聲的就需要留意,或考慮se215

極高音:真的是… 並沒有消失,反而還佔有一定的音量,可是解析度大為下降,顯得毛躁,在一些較為特殊或大編製的音樂中幾乎變得有點噪音般的存在(鈸、女聲高音、假音、部分電子音效),是一致命傷。

解析度:在這個等級中算還不錯的(常用音域中),細節皆有呈現出來,但較無層次感,我想這也算這個價格帶的一個普遍現象:相比低階耳機已經能呈現出大量細節,但卻又還沒能像更高階的耳機有條理、有層次的處理這些細節。這也造成在大編製的樂曲中會顯得有些雜亂的尷尬。

音場(空間感):十分寬廣,也因此有不錯的耐聽度。

隔音:中規中矩,是通勤好夥伴。

配戴:舒適,可是並無繞耳的設計,直接配戴有機會因耳機線的晃動、碰撞聲干擾聆聽,這點同級的RHA MA750、Shure se215…等等都做得比較好。另外in ear的線材是不能拆換的,沒有升級的空間,也因此在使用上需特別小心保護線材。

測試:因momentum in ear能夠駕馭大多數歌曲,所以以這裡僅挑三首較具指標性的音樂來舉例。

1.  Project 46 - Forgettable (feat. Olivia) --------這首用momentum in ear聽真的就一個「爽」字阿,但開始能察覺女聲假音部分略顯粗糙

8

2. Never Enough --------這首曲子就能明顯感受出momentum in ear的弱點所在了,人聲高音較空虛、音量偏小,在最後一段副歌中,高亢女音搭配大量樂隊演奏,真的有種雜亂的感覺,尤其小提琴隊的高音和人聲高音感覺一直在打架……

3. Firs Alan Taylor - A house by the river--------不只這首,個人覺得在艾倫·泰勒的作品或是同類型的其他音樂中in ear都能透過其獨有的溫暖中音及強大的中~低音帶來非常令人享受的聆聽體驗,完全沉浸在那渾厚而略帶滄桑的嗓音中。


感想小結:

      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價位耳道市場,綜合前述各項性能表現,我想其CP值可說是名列前茅,雖說個人覺得在部分地方仍有待改善,但以其身價來看則顯得有些苛求了。整體上來說,Momentum in ear算並不挑食的耳機,對於想在戶外、通勤期間享受各類型音樂的你,它絕不會讓你失望!在承襲了聲海的優秀特色的同時,又賦予了出色的低頻,在這個時代的曲風中,Sennheiser momentum in ear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好作品。


另外,如果有任何問題、意見、想法包括批評都十分歡迎留言指教!

 

arrow
arrow

    QUIRR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